西大門獨立公園(서대문독립공원)
公園內有著獨立協會於1895年所建的獨立門(史蹟),以及1996年修復的獨立館。獨立館舊名慕華館,原本是朝鮮時代迎接中國使臣之處,更名為獨立館後,館內供奉了2,327座殉國先烈的牌位。獨立門正前方就是迎恩門柱礎石(史蹟),此外還有殉國先烈追念塔、3·1獨立宣言紀念塔、徐載弼博士銅像等。而為了紀念受日本殖民統治迫害仍堅持國家主權,展開獨立運動而殉國的愛國者,西大門區也特別設立西大門刑務所歷史館,交由專人管理與營運。
- 地址 : 首爾特別市西大門區統一路251 (峴底洞)
※ 展示資訊
- 信息中心
西大門區公園管理組 +82-2-3140-8305
- 開放日期
1992年8月15日
- 停車場
有
- 休息日
全年無休
- 營業時間
24小時開放
- Admission Fees
免費
- Restrooms
有
- Available Facilities
訪客中心(位於管理事務所內)、殉國先烈追念塔、徐載弼先生銅像、獨立館(殉國先烈牌位供奉處)、3·1獨立宣言紀念塔、獨立門、西大門刑務所歷史館、李珍阿紀念圖書館
- Korean Info. Service
無
- Interpretation Services Offered
無
◎ 附近旅遊資訊框
⊙ 國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紀念館(국립대한민국임시정부기념관)
- 主頁
https://www.nmkpg.go.kr/
國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紀念館的建立旨在重新審視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自主獨立和民主共和制的精神,並將其傳承給後代。臨時政府紀念館之規模為佔地3,656平方公尺(1,106坪)、建築樓地板面積97,036平方公尺(2,935坪)、展示面積共2,240平方公尺(678坪),由地下3層、地上4層之建築,內含3間常設展覽室、1間特別展覽室、Larchiveum(複合式文化空間)、象徵廣場、收藏庫、多功能廳、屋頂庭院等所組成。常設展從促成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契機之三一運動,到繼承臨時政府法律的大韓民國政府成立之歷史活動為主題,一樓特別展覽室以「還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歸來」為主題,現正進行開館特展。同時,紀念館1樓室外廣場上還設置了以「歷史的浪潮」為主題的象徵藝術牆,該作品展現了臨時政府的獨立願望和大韓民國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活力。
⊙ 獨立門(독립문)
- 主頁
獨立公園 http://parks.seoul.go.kr/template/default.jsp?park_id=independence (韓英日中)
1898年1月為了建造象徵自主獨立的標誌,
主管機關獨立協會開始負責興建獨立門, 其經費也由協會募捐的善款而來。
在原本是用來迎接中國使臣的迎恩門的位置上,
韓國人建築師沈宜錫雇用中國勞工建成了韓國最早的西洋式建築。另外,獨立門高14.28公尺、寬11.48公尺,是模仿法國凱旋門所建造而成的一個建築物。1979年因成山大路的工程,獨立門搬遷到現在的位置。
獨立門雖是朝鮮末期和獨立協會相關事蹟中之一,然而與其說是從日本等其他外來勢力中獨立,倒不如說獨立門所象徵的是韓國從中國的控制下獲得獨立自主。
⊙ 西大門刑務所歷史館(서대문형무소역사관)
- 主頁
http://sphh.sscmc.or.kr
西大門刑務所是大韓帝國末期,在日本壓迫下所蓋的監獄。80多年間見證了韓國近現代動盪期的災難與民族的恨等歷史,是韓民族抗日獨立運動期間,日本帝國主義最具代表性的鎮壓機關。
1908年10月21日啟用,當時名為「京城監獄」。之後日本強行併韓實行殖民統治,抗日的民族獨立運動在全國各地發起,日本帝國逮捕了許多韓國的愛國志士,並關進這座監獄。因囚犯人數增加,又另外在麻浦孔德洞蓋了另一座監獄,於1912年9月3日將此地改名為西大門監獄。韓民族的民族受難史也如同監獄名一般幾度變化,為保留並銘記這段歷史,這裡被規劃為「西大門獨立公園」,並於1992年8月15日正式開放。
考慮到歷史性與保存價值,7棟監獄至今仍保持原貌。其中獄舍3棟與死刑場被指定為史蹟。西大門區自1995年起發起了保護西大門獨立公園史蹟之工程。過去在日本殖民時期,有許多愛國者因追求獨立正面對抗日本侵略而被捕入獄並慘遭迫害。為告慰這些殉國先烈的在天之靈,並時時提醒子孫先烈們的獨立精神,將此地重新裝修,轉為具有歷史教育意義的「西大門刑務所歷史館」,並於1998年11月5日正式開館。
⊙ 獨立英雄,看見星星(독립의 영웅, 별을 보다)
⊙ 大成家(대성집)
- 電話
+82-2-735-4259
具有70年傳統的牛膝骨湯專賣店。 位於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招牌菜是牛膝骨湯。
⊙ 仁王山(인왕산)
- 主頁
parks.seoul.go.kr
- 電話
+82-2-2148-2834
位於首爾西北部的岩石山,高338公尺。首爾的城郭沿山脊線相連,並通往北岳山路。登上山頂後,可眺望以景福宮為中心,環繞朝鮮時代漢陽的駱山、南山與北岳山。登山路線共有5條,需時約2小時,縱貫仁王山則需3小時。
⊙ 獨立門靈泉市場(독립문영천시장)
1960年代在西大門區獨立門附近形成的靈泉市場,是過去以代表首爾年糕批發市場所聞名,位於住宅區附近且擁有50多年歷史的傳統市場,是深受附近居民所喜愛的首爾街道型傳統市場,首爾市將西大門區靈泉市場路38一帶評選為2021年「7月的未來遺產」。
該市場擁有約198家店鋪,屬大規模的傳統市場,40%的店鋪以販售辣炒年糕和麻花多拿滋等各種各樣的食物而聞名。
⊙ 奉元寺(首爾)(봉원사(서울))
- 主頁
http://bongwonsa.or.kr
奉元寺最早創建於新羅第51代王真聖女王3年(889年),當時道詵國師於現今延世大學所在地創建寺院,並命名為般若寺。朝鮮第21代王英祖24年(1748年),贊汁、增巖法師將寺院遷至現址,並由英祖親筆題下奉元寺之匾額,寺院名稱就此變更。自此後起,在信徒之間也將奉元寺稱為「新寺」。朝鮮第26王高宗21年(1884年)發生了甲申政變,主謀金玉均、朴泳孝、徐光范等開化派人士的精神支柱即為主持寺院5年的李東仁法師,故奉元寺也被稱為甲申政變之搖籃。1911年,在住持寶潭法師的引領下,確保寺地並重修寺院,使寺院整體煥然一新。1945年住持起月法師、化主雲波法師在大眾的祈願下,於寺院境內設立了光復紀念館。1950年9月28日,寺院遭戰火波及,光復紀念館、英祖親筆匾額等寺寶,以及李東仁法師與開化派人士之遺物都被消失在大火之中。
1966年住持映月法師、化主雲波法師集眾人之力,重建了消失的念佛堂。此一建築為將興宣大院君位於孔德洞的別莊我笑亭遷至現址改建而成。目前奉元寺為韓國佛教太古宗之總本山,延續了傳法修行之命脈, 寺內約有60多位僧人,信徒約有10萬名,由朴松岩法師(2000年2月圓寂)、李萬奉法師主持全寺,並指導後學。奉元寺轄下還有教育機關玉泉梵音大學、信行團體觀音會、華嚴法會、青年會、學生會等舉辦法會,對外則定期前往監獄、少年院、養老院、孤兒院、軍隊等展開弘法活動,充分盡到作為太古宗總本山之責任。
* 靈山齋
奉元寺每年為了祈禱世界和平及南北統一,會舉行佛教儀式──被列為韓國國家無形文化財的「靈山齋」。靈山齋是釋迦牟尼佛於靈鷲山說法講解法華經時,超越了時空的限制,將整個道場遷移,供養靈山會相之諸佛菩薩的儀式。生者與死者一同悟得真理,達到離苦得樂之境界。也因此,靈山齋並非表演,而是莊嚴的佛教儀式。
⊙ 水聲洞溪谷(수성동계곡)
水聲洞溪谷是源自仁王山的水流,與清溪川匯流而成的溪谷。由於水聲浩大且清越,因此這一帶於朝鮮時代就被稱為水聲洞。朝鮮時代著名畫家謙齋鄭敾描繪北岳山與仁王山景勝八景的《壯洞八景帖》,將水聲洞溪谷列為其中一景。而朝鮮時代的歷史地理書《東國輿事備考》、《漢京識略》等,也曾將這裡列為「名勝地」。此外,詩書畫三絕的安平大君也在此地興建住處匪懈堂,這裡的風景之美可見一斑。而水聲洞溪谷與石橋等,都在2010年被指定為首爾市紀念物文化財。
1971年,隨著玉仁示範公寓的建設,水聲洞溪谷的秀麗景觀遭到破壞而蕩然無存。40年後,公寓被拆除,這裡被指定為文化財保護區並進行復原工程,終於使水聲洞溪谷重現過去的美景。而水聲洞溪谷的復原工程,也在國土交通部主辦的「2014年韓國國土城市設計大展」中,獲得最高榮譽總統獎的肯定。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